位置:学成语 > 带音字的成语 > 第四个字是音的成语大全

音结尾的成语大全列表

最后一个字是音的成语

第四个字是音的成语解释

  • 北鄙之  指殷纣时的音乐。后世视为亡国之声。亦作“北鄙之声”。
  • 遏密八  遏:阻止;密:寂静。各种乐器停止演奏,乐声寂静。旧指皇帝死后停乐举哀。后也用以形容国家元首之死。
  • 金口玉  旧时用以指天子之言。后泛指说话正确,不能改变。
  • 空谷足  在寂静的山谷里听到脚步声。比喻极难得到音信、言论或来访。
  • 鹿死不择  比喻只求能够安身,并不选择地方。
  • 袅袅余  袅袅:宛转悠扬。余音:不绝之音。形容音乐结束后悠扬悦耳的声音仍然绵延不绝,回响在耳边。同“余音袅袅”。
  • 绕梁之  形容歌声美妙动听,长久留在人们耳中。参见“余音绕梁”。
  • 笙磬同  比喻人事协调,关系和睦。
  • 桑间之  指淫靡的音乐。
  • 水月观  佛经谓观音菩萨有三十三个不同形象的法身,画作观水中月影状的称水月观音。见《法华经·普门品》。后用以喻人物仪容清。
  • 亡国之  原指国家将亡,人民困苦,因此音乐也多表现为哀思的曲调,后多指颓靡淫荡的歌曲。
  • 弦外之  原指音乐的余音。比喻言外之意,即在话里间接透露,而不是明说出来的意思。
  • 一锤定  比喻做事干脆,说了算数。
  • 异口同  不同人说同样的话,形容看法、意见完全一致。
  • 一槌定  借指凭一句话作出最后决定。同“一锤定音”。
  • 一口同  犹言众口一词。
  • 郑卫之  郑卫:指春秋时的郑国和卫国。指春秋战国时郑、卫等国的民间音乐。
  • 正声雅  纯正优雅的音乐。
  • 正始之  ①指魏晋玄谈风气。出现于三国魏正始年间。当时以何晏、王弼为首,以老庄思想糅合儒家经义,谈玄析理,放达不羁;名土风流,盛于洛下。②指纯正的乐声。
  • 众啄同  犹众口一词。所有的人都说同样的话。
  • 靡靡之  靡靡:柔弱,萎靡不振。使人萎靡不振的音乐。指颓废的、低级趣味的乐曲。
  • 跫然足  跫:脚步声。原指长期住在荒凉寂寞的地方,对别人的突然来访感到欣悦。后常比喻难得的来客。
  • 千锤打锣,一锤定  比喻在众说纷纭的情况下发表决定性的意见。
  • 弦外有  比喻话语中另有间接透露、没有明说的意思。
  • 泮林革  比喻在好的影响感化下而改变旧习性。
  • 空谷跫  跫:脚踏地的声音。在寂静的山谷里听到脚步声。比喻极难得到音信、言论
  • 瘏口哓  犹言舌敝唇焦。形容说话之多,费尽口舌。
  • 弦外遗  弦:乐器上用以发音的丝线、铜丝或钢丝。言外之意。比喻话语中另有间接透露、没有明说的意思
  • 濮上之  濮上:春秋时卫地,青年男女常歌舞幽会于其地。用以指靡靡之音。
  • 青鸟传  青鸟:传说中西王母娘娘的神鸟。指使者传递信息。
  • 丝竹之  丝竹:弦乐和管乐,泛指音乐。指音乐的声音
  • 弦歌之  弦歌:弦乐。弹琴和唱歌的声音。泛指教学活动
  • 丝竹八  丝竹:弦乐和管乐,泛指音乐;八音:金、石、丝、木、竹、匏、土、革等八种乐器。指音乐
  • 伫候佳  伫:久立而等待。久久站着等候好的消息
  • 笑貌声  笑貌:表情;声音:谈吐。指人的言谈、态度等
  • 下里巴  下里:乡里;巴:古国名,在今川东一带。原指战国时代楚国民间流行的一种歌曲。比喻通俗的文学艺术
  • 甘酒嗜  甘:嗜好。嗜好喝酒和音乐。形容只顾酒色享乐
  • 佛旨纶  纶音:皇帝的诏令。菩萨的旨意,皇帝的诏令。指必须遵行的号令
  • 梵呗圆  梵:清净;呗:佛教的赞歌;圆:圆通。诵佛教经典,唱佛教赞歌,讲佛教教义。指举行法会

音结尾的成语接龙、出处

第4个是音的成语接龙

最后一个字是音的成语出处

  • 北鄙之  《史记·乐书》:“纣为朝歌北鄙之音,身死国亡……夫朝歌者不时也,北者败也,鄙者陋也,纣乐好之,与万国殊心,诸侯不附,百姓不亲,天下畔之,枚身死国亡。”
  • 遏密八  《尚书·舜曲》:“三载,四海遏密八音。”
  • 金口玉  晋·夏侯湛《抵疑》:“金口玉音,漠然沉默。”
  • 空谷足  《诗经·小雅·白驹》:“皎皎白驹,在彼空谷。”《庄子·徐无鬼》:“闻人足音跫然而喜也。”
  • 鹿死不择  《左传·文公十七年》:“‘鹿死不择音。’小国之事大国也,德,则其人也;不德,则其鹿也。铤而走险,急何能择。”
  • 袅袅余  清·魏秀仁《花月痕》第五十一回:“诸君听小子讲书,不必就散,尚有一回袅袅余音哩。”
  • 绕梁之  晋陆机《演连珠》:“臣闻应物有方,居难则易。……是以充堂之芳,非幽兰所难,绕梁之音,实萦弦所思。”
  • 笙磬同  《诗经·小雅·鼓钟》:“鼓瑟鼓琴,笙磬同音。”
  • 桑间之  战国·卫·吕不韦《吕氏春秋·音初》:“世浊则礼烦而乐淫,郑卫之声,桑间之音,此乱国之所好,衰德之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