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篇小序表明词首是意提醒人们及早探春,无遗后时之悔。然而,词有所本,唐杨巨源《城东早春》云:“家清景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旧意新调,此词自有可喜之处。
上片分写梅与柳这两种典型的早春物候。隆冬过尽,梅发柳继,词人巧妙地把这季节的消息具体化一个有池塘的宅院里。当雪云刚刚散尽,才放晓晴,杨柳便绽了新芽。柳叶初生,形如媚眼,故云:“杨柳于人便青眼”。人们喜悦时正目而视,眼多青处,故曰:“青眼”。这两个字状物写情,活用拟人手法,意趣无穷。与柳色“相映远”的,是梅花。“一点梅心”,与前面柳眼的拟人对应,写出梅柳间的关系。
盖柳系新生,梅将告退,所以它不象柳色那样一味地喜悦,而约略有些哀愁,“约略颦轻笑浅”。而这一丝化微笑中几乎看不见的哀愁,又给梅添了无限风韵,故云:“更风流多处”梅不柳。
“一年春好处”句,即用韩愈诗句“最是一年春好处”意,挽合上片,又开下意:“至莺花烂熳时,则春已衰迟,使人无复新意。” “小艳疏(淡)香”上承柳眼梅心而来,“浓芳”二字则下启“百紫千红”。清明时候,繁花似锦,百紫千红,游众如云。“花正乱”的“乱”字,表其热闹过火,反使人感到“无复新意”,它较之“烂漫”一词更为别致,而稍有贬意。
因为这种极盛局面,实是一种衰微的征兆,故道:“已失了春风一半。”这春意阑珊之际,特别使人感到韶光之宝贵。所以,词人篇终申明词旨:“早占取韶光共追游,但莫管春寒,醉红自暖。”这里不仅是劝人探春及早,还有更深一层的意思:盖春寒料峭,虽不如春暖花开为人所喜爱,但更宜杯酒。而一旦饮得上了脸,也就寒意尽去了。
推荐古诗:
月夜忆舍弟、
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
与诸子登岘山、
列女操、
春宫曲、
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
小重山(春到长门春草青)、
池州翠微亭(经年尘土满征衣)、
薄命司对联(春恨秋悲皆自惹)、
红楼梦十二曲—聪明累(机关算尽太聪明)
推荐诗句: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欲把相思说似谁,浅情人不知、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以色事他人,能得几时好、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
好时节,愿得年年,常见中秋月、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熬枯受淡 指忍受清苦的生活。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比屋可封 意思是在唐、虞时代,贤人很多,差不多每家都有可受封爵的德行。后比喻社会安定,民俗淳朴。也形容教育感化的成就。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不教之教 不以直接的教育方式而进行的教育。指在日常言行中很自然地进行的薰陶。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
- 不可名状 名:用言语说出;状:描绘,形容。无法用语言来形容。
- 不落窠臼 比喻有独创风格,不落旧套。
- 不治之症 医治不好的病。也比喻无法挽救的祸患。
- 非分之想 非分:不属自己分内的。妄想得到本分以外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