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学成语 > 词典大全> 方正

方正的近义词是什么?

方正的近义词

  • 耿直  坚贞正直;倔强直爽。  ▶宋·王禹偁《送进士郝太沖序》:“洎求名进身,则默而处,讷而言,盖恶趋附而好耿直也。”  ▶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三:“四人者,果皆耿直廉干,声实俱美。”  ▶柳青《铜墻铁壁》第五章:“因为他有股耿直的‘怪脾气’,看不惯不合理的事,好吃‘顺气饭’,总是在哪里也蹲不时长。”------------------------------
  • 梗直  刚直,直爽。  ▶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灵应寺》:“牧民之官,浮虎慕其清尘;执法之吏,埋轮谢其梗直。”  ▶宋·司马光《涑水记闻》卷三:“陈旭数言其梗直,宜在朝廷。”  ▶清·宣鼎《夜雨秋灯录•玉红册》:“因僕素梗直,从不贪取人家一盃水,故有是遣。”  ▶沙汀《唿嚎》:“虽则由于性情梗直,廖二嫂有时不免冒失,但她也是一个稳扎稳打的人。”
  • 正直   1.公正无私;刚直坦率。  ▶《书•洪范》:“无反无侧,王道正直。”  ▶蔡沈集传:“正直,不偏邪也。”  ▶《韩诗外传》卷七:“正直者顺道而行,顺理而言,公平无私,不为安肆志,不为危激行。”  ▶宋·苏轼《海市》诗:“自言正直动山鬼,岂知造物哀龙钟。”  ▶郭沫若《雄鸡集•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在他(顷襄王)的时代,正直的屈原更
  • 耿介   1.光大圣明。  ▶《楚辞•离骚》:“彼尧·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  ▶王逸注:“耿,光也;介,大也。  ▶尧·舜所以有光大圣明之称者,以循用天地之道,举贤任能,使得万事之正也。”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辨骚》:“故其陈尧·舜之耿介,称禹·汤之祗敬,典诰之体也。”  ▶章炳麟《魏武帝颂》:“桓·文以一匡纪功,尧·舜以耿介称
  • 平正   1.端正;平整。  ▶《后汉书•西域传•大秦》:“其人民皆长大平正,有类中国,故谓之大秦。”  ▶《百喻经•见他人涂舍喻》:“昔有一人,往至他舍,见他屋舍墙壁涂治,其地平正,清净甚好。”  ▶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八:“自唐至本朝,中书门下出敕,其敕字皆平正浑厚。”  ▶《红楼梦》第一•三回:“薛姨妈便道:‘……如今把媳妇权放平正,好等官来相验
  • 周正  I平整;端正。   ▶《西京杂记》卷六:“﹝魏襄王冢﹞中有石床石屏风,婉然周正。”   ▶《红楼梦》第八四回:“只要深知那姑娘的脾性儿好,模样儿周正的就好。”   ▶清·钱学伦《语新》卷下:“又得一广顺通宝钱,广顺二字亦居中……字样周正美好。”   ▶艾芜《山野》第一部十二:“你看人家好忙哪,衣裳都没穿周正,就跑了出来。”亦谓使平整,匀整。
  • 刚正  (刚正,刚正)刚直方正。  ▶《后汉书•蔡茂传》:“茂喜宣刚正。”  ▶唐·牛僧孺《玄怪录•齐推女》:“大人刚正,不信鬼神。”  ▶明·叶盛《水东日记•郑武安刚正》:“武安侯·郑亨守大同,年已七十余,刚正有为,一志为国。”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二》:“献县老儒韩生,性刚正,动必遵礼。”
  • 端正   1.正;直;不偏斜。  ▶汉·刘桢《赠从弟》诗之二:“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怆,终年常端正。”  ▶唐·韩愈《柳州罗池庙碑》:“大修孔子庙,城郭巷道皆治使端正,树以名木。”  ▶清·李渔《巧团圆•解纷》:“远远望见两箇后生飞赶前来,想是要买我做爷的了,不免坐端正了,好等他来拜见。”  ▶冰心《我们太太的客厅》:“陶先生仍旧踧踖的含煳的答
  • 刚直  (刚直,刚直)刚强正直。  ▶《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灌夫为人刚直使酒,不好面谀。”  ▶《新唐书•文艺传中•刘宪》:“希象,刚直不谄,终主爵员外郎。”  ▶《警世通言•崔待诏生死冤家》:“临安府把文案呈上郡王,郡王是个刚直的人。”  ▶赵树理《张来兴》:“老张师傅名叫张来兴,当年在亳州是一把好手,后来因为脾气刚直,得罪了东家。”

方正意思:
 1.指人行为、品性正直无邪。
  ▶《管子•形势解》:“人主身行方正……行发于身而为天下法式者,人唯恐其不复行也。”
  ▶《东观汉记•吴良传》:“﹝吴良﹞以清白方正称。”
  ▶《旧唐书•儒学传上•徐文远》:“文远方正纯厚,有儒者风。”
  ▶明·陈继儒《珍珠船》卷四:“崔遵度性方正,深于琴。”
  ▶鲁迅《朝花夕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他 》查看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