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学成语 > 词典大全> 承认

承认的近义词是什么?

承认的近义词

  • 确认  (确认,确认)明确承认。  ▶《小说选刊》1981年第11期:“当她第一次这样确认时,她脸红了。”
  • 接受   1.收受。  ▶《元典章•刑部十•回钱》:“若拟全科,终是未曾接受文状,即与兰溪州知州贾也先所犯无异。”  ▶明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史十三》:“后数日,泾泉来举奠……凡酒与汤饭之类,皆泾泉执奠,其子于善接受,捧置灵几前,不用从人。”  ▶清·黄六鸿《福惠全书•莅任•查交代》:“正以其钱粮款项繁多,头绪极难清理,故思蒙混新官,以希接受。” 
  • 认可  (认可,认可)同意;许可。  ▶《官场现形记》第五八回:“众人一齐认可,方才别去。”  ▶毛泽东《纠正土地改革宣传中的“左”倾错误》:“甚至因为陕北广播电臺播发了某些不正确的新闻,人们竟误认为这是被中央认可的意见。”
  • 肯定   1.承认事物的存在或事物的真实性,与“否定”相对。  ▶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不应该肯定我们的一切,只应该肯定正确的东西;同时,也不应该否定我们的一切,只应该否定错误的东西。”  ▶冰心《寄小读者》十二:“我死心塌地的肯定了我们居住的世界是极乐的。”  ▶浩然《艷阳天》第一一三章:“萧长春听出这些议论话里有话,知道有人给他们煽瞭
  • 招认  (招认,招认)承认犯罪事实。  ▶元·周达观《真腊风土记》:“且如人家失物,疑此人为盗,不肯招认,遂以锅煎油极热,令此人伸手于其中。”  ▶《警世通言•齐彦杰一妾破家》:“高氏抵赖不过,从头招认了。”  ▶《老残游记》第十六回:“我劝你们早迟总得招认,免得饶上许多刑具的苦楚。”  ▶阮章竞《漳河水•圈套》:“玉枝、金带都招认:你和你男人是主谋。”
  • 同意   1.同心,一心。  ▶《孙子•计》:“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  ▶《三国志•吴志•张温传》:“艳·彪皆坐自杀。  ▶温宿与艳·彪同意……即罪温。”  ▶宋·叶适《潼川府修城记》:“上下同意,誓必死守。”  2.谓意义相同;意旨相同。  ▶汉·董仲舒《春秋繁露•天道无二》:“其文与天之道有一出一入一休一伏,其度一也;
  • 认账  (认账,认账)见“认帐”。
  • 招供   1.供出犯罪事实。  ▶《元典章新集•刑部•偷盗》:“勾责得王葛四招供:先于至元二十七年窃盗分宜县·刘十一苎麻。”昆剧《十五贯》第三场:“小刑可耐,大刑难捱。若不招供,夹棍相待!”陈残云《山谷风烟》第十一章:“我全招供啦。”  2.供词。  ▶鲁迅《朝花夕拾•<狗•猫•鼠>》:“从去年起,仿佛听得有人说我是仇猫的。那根据自然是在我的那一篇《兔和猫
  • 认定  (认定,认定) 1.承认并确定。  ▶明·李贽《与焦弱侯书》:“何必龙湖而后可死,认定龙湖以为冢舍也!”  ▶《儿女英雄传》缘起首回:“尔等此番入世,务要认定自己行藏,莫忘本来面目。”  ▶叶圣陶《友谊》:“‘好,叶自珍和陆迎春认定“达尔文主义基础”,’李淑英点头说,他是小组长。”  2.确定地认为,肯定。  ▶《花月
  • 供认  (供认,供认) 1.法律用语。当事人陈述或招认有关案情的事实。  ▶清·黄六鸿《福惠全书•刑名•审鞫》:“取兇犯口供讫,又将干证唤问……皆供认不讳。”  ▶巴金《家》十:“据说捉到了两个兵士,供认是那天动手打学生的人。”  ▶艾青《在浪尖上》诗:“拷打一个十四岁的少年,逼他供认自己是‘纵火犯’。”  2.泛指承认。  

承认意思:(承认,承认)

 1.表示肯定、同意、认可。
  ▶柳青《铜墻铁壁》第二章:“﹝曹区长﹞承认他在上次区委会上说的话过火了一点。”
  ▶唐弢《琐忆》:“我笑了笑,没有承认也没有否认。”
  ▶冯骥才《雕花烟斗》:“然而,艺术家需要的不是家庭承认,而是社会承认。”
 
 2.指一国肯定另一新国家为主权国家或肯定另一国新政府为该国合法政府的表示 》查看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