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学成语 > 词典大全> 通令

通令的近义词是什么?

通令的近义词

  • 文告   1.以文德告谕。  ▶《国语•周语上》:“有威让之令,有文告之辞。”  ▶《三国志•魏志•钟会传》:“今镇西奉辞御命,摄统戎重,庶宏文告之训,以济元元之命。”  ▶唐·郑亚《<会昌一品集>序》:“申之以文告,又腆然不率,天子震怒,旋命征之。”  ▶明·唐顺之《条陈海防经略事疏》:“古之王者于四夷之不贡不臣,则有威让之令,文告之辞。” 
  • 告示   1.晓谕,示知。  ▶《荀子•荣辱》:“仁者好告示人。”  ▶《后汉书•隗嚣传》:“因数腾书陇·蜀,告示祸福。”  ▶《北史•叔孙俊传》:“每奉诏宣外,必告示慇懃,是以上下嘉叹。”  ▶《朱子语类》卷八九:“待两三日方知,遂出榜告示。”  ▶高云览《小城春秋》第十八章:“公安局公开告示,禁止歌咏队在街头教群众唱歌。” 
  • 指令   1.指示命令。  ▶唐·韩愈《魏博节度使沂国公先庙碑铭》:“号登元和,大圣载营。风挥日舒,咸顺指令。”  ▶元·柳贯《浦阳十咏•昭灵仙迹》:“真仙帝遣司风雨,唤起渊龙听指令。”  ▶陈世旭《小镇上的将军》:“立刻就传来了上面的指令,将军的遗体就地火葬。”  2.下行公文的一种。对下级机关有所指示时用之。  ▶《新华日报》194
  • 命令   1.发令以使之。谓发令而使其做某事。现指上对下发指示。  ▶《后汉书•皇后纪上•明德马皇后》:“时后前母姊女贾氏亦以选入,生肃宗。帝以后无子,命令养之。”  ▶郭沫若《洪波曲》第五章六:“宪兵团长抢过扩音器,便命令群众迅速解散。”  2.帝王的诏命;朝廷的文书。后指上对下所发的指示。  ▶《楚辞•天问》“何亲揆发足,周之命以咨嗟”汉·王
  • 成命   1.既定的天命。  ▶《诗•周颂•昊天有成命》:“昊天有成命,二后受之。”  ▶晋·陶潜《感士不遇赋》:“奉上天之成命,师圣人之遗书。”  2.既定的策略。  ▶《左传•宣公十二年》:“郑人劝战,弗敢从;楚人求成,弗能好也。师无成命,多备何为?”  3.已作出的决定,已发布的命令。  ▶《魏书•范绍传》:“
  • 禁令   1.禁律和号令。  ▶《周礼•地官•矿人》:“巡其禁令。”  ▶郑玄注:“行其禁,明其令。”  ▶《周礼•地官•乡大夫》:“各掌其乡之政教禁令。”  ▶贾公彦疏:“六乡大夫各掌其乡之政令及十二教与五禁号令皆掌之。”  ▶《荀子•正论》:“汤·武者,至天下之善禁令者也。”  2.禁止从事某项活动的法令或命令。
  • 通告   1.普遍地通知。  ▶老舍《四世同堂》八:“铺户的开市是受了警察的通告的。”  2.普遍通知的文告。  ▶丁玲《法网》九:“上海的侦缉处从接到通告后便留下心来了。”  ▶陈登科《赤龙与丹凤》第一部八:“这不行吧?既是通告,要有钤印啊!”  3.犹通陈。  ▶《白雪遗音•玉蜻蜓•问卜》:“芳兰移步身出外,香案
  • 布告  (参见佈告) 1.遍告;宣告。  ▶《史记•吕太后本纪》:“刘氏所立九王,吕氏所立三王,皆大臣之议,事已布告诸侯,诸侯皆以为宜。”  ▶《元史•武宗纪》:“诏整饬臺纲,布告中外。”  ▶鲁迅《而已集•新时代的放债法》:“先将忘恩负义之罪,布告于天下。”  2.指官方或群众团体张贴的告示。  ▶巴金《家》十:“接着报纸上
  • 通饬  (通饬,通饬)犹通令,把同一命令发往各地。  ▶郑观应《盛世危言•禁烟上》:“通饬天下,将食烟人户逐一查明,无论官商军民,编成烟籍,谓之烟民。”  ▶郭沫若《反正前后》第一篇一:“新任监督突然来接事的那天的下午,把我们斥退了八个人禀报上去通饬全省了。”
  • 申令   1.号令。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孙子曰:‘约束不明,申令不熟,将之罪也。’”  2.发布命令;下令。  ▶汉·严遵《道德指归论•用兵》:“发号申令,效以信诚,先服者赏,后服者伤。”  ▶《南史•樊毅传》:“击鼓申令,众乃定焉。”  ▶毛泽东《向国民党的十点要求》:“政府宜速申令全国,保护青年,取消西安附近之集中营,严
  • 下令  
  • 明令   1.指帝王的命令。  ▶《孔丛子•陈士义》:“君辱贶之而问以政事,敢不敬受君之明令?”  ▶《晋书•戴邈传》:“臣以闇浅,不能远识格言;奉诵明令,慷慨下风,谓宜以三时之隙渐就修建。”  2.明文宣布的命令。  ▶鲁迅《书信集•致王志之》:“什么明令缉凶之类,都是骗人的勾当。”
  • 密令   1.秘密地命令。  ▶《后汉书•方术传上•王乔》:“乔有神术,每月朔望,常自县诣臺朝。帝怪其来数,而不见车骑,密令太史伺望之。”  2.秘密下达的命令。  ▶管桦《将军河》第一部第二三章:“最令人不能容忍的是,刘栓儿竟当众把他的密令给揭出来。”------------------------------密令 补证条目

通令意思:
 1.传达命令。
  ▶《周礼•天官•内竖》:“内竖掌内外之通令。”
 
 2.把同一命令发到若干地方。徐迟《凤翔》:“这条法令已由华北人民政府通令了各行署省府及天津海关。”
  ▶树棻《姑苏春》第六章四:“﹝司令﹞通令各地特务机关一定要负责好各个城市的治安警备。”
 
 3.发到若干地方的同一命令。
  ▶阿英《关于古物》:“前几 》查看详细